[一]、除雾器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1、收尘室
除尘设备中气体温度在露 点以下会导致化学腐蚀,因为H20—H2SO4冷凝而导致绝缘物表面上漏电,或在电极线上黏附粉尘,或者生成绝缘性的掩盖膜,所以应该常常使气体温度保持在露 点以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500℃以上的高温下,因为构件的热应力而发作的毛病。通常来说,期望在比含S02、SO3的混合气体的露 点高50℃左右的温度下操作。
2、除雾室的打扫
除雾室长时间工作后,除尘效率逐步下降。所以在恰当的时期打开打扫。定时打扫的周期依据矿的种类、焙烧炉形式、操作状况等决议。
3、酸雾的排出
对除雾器来说,捕集下来的酸雾是从室内下部向室外作为排放液逐步排出。因为排放液中的金属化合物等会阻塞排出管,导致进气室内积酸而招致气体阻力增大,所以需求加以注意。
4、电源设备
为使除雾器工作,期望常常加上尽可能高的电压。所以,对导电部分和大地的绝缘,支承物的构造,以及资料等应当予以特别注意。如有水分、粉尘附着在绝缘瓷瓶表面上,或混入除雾器的绝缘油中,电气绝缘就会明显恶化,使有用电压下降。
晶闸管整流的场合,温度对其工作特性和寿数有影响,除雾器生产厂家所以注意晶闸管周围温度的上升情况。晶闸管整流器收藏在贮槽内,因为常常受绝缘油等的冷却,所以没有温度上升的问题,但是要注意吸湿呼吸器等的污染。如果吸湿呼吸器遭到污染,水分等进入贮槽的绝缘油中,通常会导致绝缘恶化。
经过完全打扫的绝缘瓷瓶用1000V兆欧计测量其绝缘电阻大致上是无限大,至少应以20Mn以上作为基准。绝缘瓷瓶应该依据运用状况、环境来决议其定时打扫周期。此外,应把绝缘瓷瓶放在箱内并送入热风避免遭到湿气体和粉尘的影响。
5、放电电极的替换
除雾器的放电电极因为粉尘的粘附、绝缘皮膜的构成以及腐蚀、设备质量欠好而导致断线,或者因为不可能纠正的弯曲等缘由需求予以替换。运用硫磺矿及锌矿时,放电电极通常有构成绝缘皮膜的表象。通常是1~5年悉数替换一次。除雾设备放电电极替换的理由大致上也与除尘设备相同星型杰出部分破损厉害时也需求替换。
6、油封用绝缘油
除雾器运用油封时,绝缘油直接与外面气体、炉气触摸、所以尘埃、酸雾、水分等进入而使绝缘变得十分欠好。因为液面放电或悬浮尘埃的电桥闪络而不能施加高的电压,进而还会发作火灾放电,并有可能发作火灾,所以应该尽量运用绝缘杰出的绝缘油。另外,定时进行绝缘耐力试验及除去混入水分的工作。
[二]、管束除雾除尘器堵塞原因分析
1.管束除雾除尘器冲洗水压力不足。
当管束除雾除尘器投入时间短时,表面光滑干净,运行中形成的水垢被分散、分散,可以冲洗一定压力的清洗水。但实际上管道的设计并不合理,管束除雾除尘器清洗水的压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管束除雾除尘器冲洗闸门损坏。
屋脊除雾器的正常冲洗闸门是冲洗的前提,其冲洗闸门多配置在露天,运行中常出现进水等问题。因此要求达到相关防护等级,加强日常维护。
3.吸收塔浆液过饱和。
在低固溶度的浆料中,当固体含量超过悬浮液的吸收能力时,固体开始聚集成晶体。当管束除雾除尘器溶液的相对饱和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固体以异相成核的方式生长在悬浮液中已有的晶体表面。当饱和度大于较高值,即引起均匀成核的临界饱和度时,在浆料中形成新的晶核,此时,容器表面也形成微小的晶核,这些晶核分阶段生长,形成硬垢沉积物,并以固体晶体的形式沉淀水垢。
管束除雾除尘器吸收塔内加入的石灰石浆液超过设计要求,硫酸盐浓度增加,硫酸钙垢的晶体离子水平大于临界饱和度,浆液中石膏颗粒发生异相成核,硫酸盐浓度超过临界饱和度,烟气和浆液与固体颗粒接触。
4.原烟粉尘浓度过高。
除了吸收塔浆液中的固体颗粒外,管束除雾除尘器表面积累的水垢还包括烟雾带来的飞灰。吸收塔的浆液通常可以清洗掉50%左右的飞灰,而到达管束除雾除尘器的废气中飞灰含量一般很低,所以正常清洗可以保证管束除雾除尘器的清洁度。如果脱硫系统入口烟气飞灰含量远高于设计值,大量飞灰堆积在管束除雾除尘器表面,飞灰中的金属氧 化物很粘稠,飞灰颗粒很细小,容易导致管束除雾除尘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