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式除雾器在装运前应是内外清洁的。接触工艺介质的设备表面应没有大的污染物诸如松散的颗粒、沉淀物等。
所有的接嘴应封闭以防止运输过程界的异物进入;
一、设专工2名,负责施工中管理工作,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管束式除雾器施工期间,吸收塔内专职员负责对操作面的监护工作;吸收塔内施工区域内,任一操作点周围10m内配备1部手提式灭火器;
三、吊装管束式除雾器时塔内作业人员有专人看护;
四、使用塑料焊枪和中小型电动工具防触电。吸收塔内照明使用不大于24W伏电压;
五、进入施工现场正确带好帽,超过2m高处作业系好带,防止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
六、钢梯上行走时应注意脚下及周围的障碍物;
七、施工区域内的热风焊枪电源采用移动线轴供电;每个移动线轴上多允许不超过一个插头;
八、管束式除雾器施工中包装物拆除后立即清理干净,每日打扫现场。
下面介绍一下除雾器的主要性能:
1、除雾效率:除雾效率是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
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2、烟气流速:烟气流速是以空床气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气体动能因子F,它是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其取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雾效率和压降损失,也是设备设计或核算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
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时流速的增加有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
常将通过除雾器断面的高且又不致二次带水时的烟气流速定义为临界气流速度,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等因素有关。
3、除雾器叶片间距: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叶片间距大,除雾效率低,烟气带水严重,易造成风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
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也会造成系统停运。
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5-一75mm。目前脱硫系统中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一50mm。
4、系统压力降:系统压力降是指烟气通过除雾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
除雾系统压力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
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一般级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系统的阻力也会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能耗,也使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威胁。所以折板的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两到为宜。
5、除雾器级数:在除雾器除雾过程中,通常为了增大除雾效率而把折板连接起来组成多级除雾器,一般级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系统的阻力也会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能耗,也使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威胁。所以折板的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两到为宜。